.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同比保持增长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pf/a_6298333.html

摘要:

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我国债券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环比有所下降,同比保持增长。当月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仍为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新发绿色债券占比升至八成。二级市场方面,存续绿色债券成交金额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增长近半;绿色债券成交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均呈环比下降、同比上升。一、绿色债券一级市场(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环比下降,同比保持增长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环比有所下降,同比仍保持增长。2月新增26支“贴标”[1]绿色债券(详见附表1),环比下降35.00%,同比增长13.04%;发行金额合计.73亿元,环比小幅下降4.08%,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单支发行金额.00亿元,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助力2月份的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维持高位。2月,碳中和债券发行数量为11支,发行金额合计.50亿元,占当月发行的绿色债券比例分别为42.31%和36.48%。从绿色债券品种来看,2月份发行的绿色债券包含1支绿色金融债,发行金额.00亿元;7支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合计.53亿元;9支绿色中期票据,发行金额合计.00亿元;4支绿色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合计25.20亿元;2支绿色企业债,发行金额合计22.00亿元;3支绿色公司债,发行金额合计18.00亿元。2月份绿色债券发行数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绿色公司债发行数量比上月减少了11支,下降78.57%。发行金额方面,各券种有升有降,其中绿色中期票据、绿色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金额下降较为明显,分别下降88.38%和62.39%;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发行金额增长显著,分别为3.5倍和2.6倍。同比方面,多个券种对绿债规模的大幅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增长最为显著,发行数量增长6倍,发行金额增长28倍;绿色企业债数量增长1倍,金额增长3.4倍;绿色短期融资券数量增长3倍,金额增长1.5倍。(二)募投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年版)》(银发〔〕96号)二级目录的九个主要领域,新世纪评级对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募集资金投向进行了统计[2]。年2月,在公开募集资金用途的绿色债券中,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仍旧是清洁能源,占比68.72%;可持续建筑占比11.67%,首次超过绿色交通成为资金投向规模居于第二位的绿色领域。(三)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新发绿色债券占比升至八成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与可比债券发行利差进行比较,年2月新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可比债券的共17支,其中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有14支,占比82.35%,环比上升11.38个百分点。“惠安交发集团有限公司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成本优势最显著,为.17BP(详见附表2)。(四)绿色债券注册数量下降,注册金额增长年2月,绿色债券注册数量下降,注册金额增长。当月共注册绿色债券7支,环比下降53.55%,同比下降41.67%;注册金额合计为.07亿元,环比增长3.33%,同比增长.86%。其中,3支资产支持证券在上交所注册,注册金额合计为69.32亿元;2支债务融资工具在交易商协会注册,注册金额合计为23.75亿元;2支绿色金融债在银保监会注册,注册金额.00亿元。二、绿色债券二级市场[3](一)绿色债券成交金额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增长近半截至年2月末,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存量绿色债券总额约为11,.55亿元,较上月末增长2.92%;除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外的绿色债券存量总额为10,.00亿元,较上月末增长3.49%。年2月,存续绿色债券成交总额约为.47亿元,环比下降15.21%,同比增长49.26%。具体来看,中期票据成交金额为.80亿元,环比下降33.23%,同比增长54.25%;金融债成交金额为.60亿元,环比增长75.23%,为2月份唯一实现环比增长的券种,同比增长46.67%;短期融资券成交金额为37.73亿元,环比下降54.17%,同比增长超6倍。(二)绿色债券成交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均呈环比下降、同比上升年2月,绿色债券二级市场成交数量为支,环比下降7.11%,同比增长74.07%;存续绿色债券的交易活跃度[4]为28%,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三、绿色债券市场政策及动态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金融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的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新型金融标准体系,支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金融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大动力;《规划》将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有助于推广ESG理念、落实ESG评价活动、规范绿色金融发展,从而推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年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发改能源〔〕号),该意见提出,要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完善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机制,健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安全保供体系,建立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财政金融政策保障机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治理机制。意见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能源领域发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将与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协同实施,形成政策合力,成体系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贴标绿色债券是指获得相关债券发行审批部门的认可,在债券名称中带有绿色字样的债券。[2]绿色金融债通常在定期(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资金使用专项报告中披露发行主体募集资金实际投向,无法在发行时准确确定;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大多为基础资产属于绿色产业领域,不涉及募集资金用途。

[3]二级市场部分不统计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4]交易活跃度用绿色债券交易数量与上市数量之比来度量。

作者:新世纪评级绿色债券认证部

柯乐蒋仲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