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第4版考研真题精

白癜风哪里治疗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论述题

1、年6月正式上线的“余额宝”是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而诞生的一种余额理财产品。过去的两年里,“余额宝”资金规模曾高达余亿元,7日年化收益率也曾超过6.7%,随后各种“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也相继涌现。针对这一现象,请结合金融系统的功能,讲出三点以上“余额宝”及类似产品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可能体现的金融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年研]

答:(1)金融系统的功能

金融系统是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的市场,还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这些资金通常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发生流动。金融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金融体系中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可以帮助实现资金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提供了促使经济资源跨时间、地域和产业转移的方法和机制,从而有助于实现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金融体系能够将风险合理地配置到有承担能力且愿意承担的部门和经济行为主体。

③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各类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使它们日益便捷、安全、快速、节省。这就保证了经济的顺利进行,节省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④提供了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股份公司、银行、投资基金等,都是集中小额资金、短期资金以解决巨额资本需求的形式。巨大的营运资本可以通过股票形式细分所有权;巨大的债权则可以通过基金形式分割债权等。

⑤提供价格信息。金融领域的价格信息,如利率、汇率、股市行情等,对于投资决策、经营决策都是极其重要的,而金融体系则提供了这些金融信息形成的机制。

⑥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这是金融体系在涉及金融工具设计、公司治理的问题中,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例如,如果银行对贷款要求抵押担保,就会使借款人谨慎使用贷款。由于技术进步,降低了对抵押担保品价值的评估成本,这类金融业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有助于减少轻率取得贷款的道德风险。比如将代理人的利益与公司的股票价格挂钩,像代理人股票期权分红的做法,则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一致,有利于缓和委托-代理的矛盾。

(2)金融创新

①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是指西方发达国家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金融业由于竞争加剧,市场波动,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获得发展,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方式、金融服务技术、金融市场组织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大量革新与创造活动。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在金融工具、方式、技术、机构和市场等方面的创新。

金融创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业务创新,另一种是制度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业务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机构功能创新等。制度创新是指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所进行的一系列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上的调整和改善。

②金融创新的原因及形式

a.避免风险的创新。主要包括避免利率风险的创新和避免贷款风险的创新。银行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诸如: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和期货交易、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创新活动。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承受着种种金融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

b.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技术进步引起了支付系统领域的创新,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上。

c.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新的业务形式,如自动转账制度、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等。

(3)余额宝及类似产品体现的金融创新

根据以上金融系统的功能,将“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金融创新总结如下:

①降低交易成本,避免风险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金融资源的去中介化,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自行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的筛选、定位、议价和交易,过程中无需传统中介,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节省开设营业网点的费用;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金融产品。大数据也为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规避传统的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和转型过程中的期限错配问题提供了可能。

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比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客户覆盖面更广,有助于增强金融体系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可以突破时间以及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金融资源。而且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主体是小微企业,这就覆盖了传统金融业的部分金融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③节约资金成本,增加资金收益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开创了碎片化的理财方式。余额宝碎片化理财的长尾效应,主要体现在碎片化资金使用的成本节约和资金收益的增加上,如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转账费用,较高的收益率等。相比于将小额存款存放到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明显较高。

④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及快速发展体现了金融组织创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非金融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利用成本优势不断向金融服务领域渗透,冲击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促使其加快业务改革。

2根据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原因和职能,分析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兰州大学年研]

答:(1)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原因

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其产生的经济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银行券的发行

中央银行形成以前,没有专门的发行银行,各商业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许多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其资金来源,纷纷把发行银行券作为自己的重要业务。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这种状况尚不足以形成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分散发行制度的缺陷便逐渐暴露。大量资金实力薄弱的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加剧了货币流通的混乱与危机。与此同时,小银行的活动范围由于受到地区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流通,给生产和流通造成很多困难。客观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由享有较高信誉的大银行来集中发行货币,以克服分散发行造成的混乱。

②票据交换和清算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结清便发生困难,不仅异地如此,同城亦然。虽然当时欧洲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建立了票据交换所,但还不能为所有的银行服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国性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③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

银行的大量发展,一方面要防止一些银行为了逐利而无限制扩大贷款,产生流动性不足甚至导致挤兑,另一方面要保证整个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防止个别银行支付风险的传递与扩散,产生金融危机。事实上,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的复杂化,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是不断增加的,单个银行由于资金实力的局限难以独立保证自身的安全。而个别银行的支付风险又常常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信用危机,形成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家权威性的银行机构,能够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时,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

④金融监管

同其他行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与一般企业不同,由于金融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因而它在竞争中的破产、倒闭给经济造成的震荡要比普通企业大得多。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超然于所有金融企业之上的专门机构专事对金融业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金融业的安全与规范化经营。

⑤政府融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责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政府职责的强化增加了开支,政府融资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也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之一。

(2)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机构,它的职能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最常见的分类法是将中央银行的职能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①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国家授权,集中垄断货币发行,向社会提供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从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授予,中央银行即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充当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付保证,并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它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集中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从社会各阶层吸收来的存款,绝不能全部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其他投资,而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备客户提取。但金融机构追逐利润的经营目标使其往往只保留极少的存款准备金,一旦遇到客户集中提取,许多金融机构便会产生破产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提取率并交存中央银行;同时,金融机构为了用于清算,还要在中央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由此,使中央银行集中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当个别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困难时,中央银行可用来发放再贷款或再贴现。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还可进行社会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调节。

b.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工商企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取得借款。但如果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而其他同业也头寸过紧而无法提供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

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商业银行相互间因为业务关系,每天都发生大量的资金往来,必须及时清算。与集中存款准备金制度相联系,由于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账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且简便。

d.监督管理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既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延伸,是中央银行对金融业服务与管理的统一,又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基本职能。

③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由政府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并为政府提供融资、国库收支等服务。具体地说,其职能有:a.代理国库业务;b.对政府提供信用;c.管理金融活动,调节一国经济;d.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e.经政府授权,保管全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

(3)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原因和职能,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如下:

①从经济体系的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保障。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中,货币已成为一个先决条件,在经济的发展中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中央银行是货币供应的源头。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在为经济体系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还提供了新的货币推动力,从而使中央银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还通过为经济运行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和为经济体系的信用活动提供支付保障,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的保障。

②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来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所有的经济活动均伴随着货币的流通和资金的运动,中央银行则处于货币流通的起点和信用活动的中心。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改变货币供应和信用量,通过利率的调整还可以改变金融资产的价格和结构,通过金融市场机制影响经济的结构。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的管理者与调节者,通过调控金融可以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③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来看,中央银行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的纽带。

现代国际经济体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开放经济体,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活动等,把各国经济连成一个整体。中央银行一方面作为政府的银行,能代表政府进行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与谈判,另一方面,大量的国际经济活动如国际结算、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等都与中央银行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同时中央银行又对这些国际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或调节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有能力也应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的纽带。中央银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发挥的纽带作用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参与维护、国际金融业务合作、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等。

总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具有极为重要而关键的地位,它已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

3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其影响。[兰州大学年研]

答:(1)金融创新的动因

当代金融创新的高潮不是某一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多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产物。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经济思潮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盛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为金融业要求放松管制、追求自由经营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支配下,金融业强烈要求当局放松战后设置的种种限制和管制,并不约而同地通过金融创新逃避管制,形成了金融自由化浪潮。而各国当局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一方面主动放弃了一些明显不合时宜的管制,另一方面被迫默认了许多规避管制的创新成果,放松了金融管制的程度,这又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创新。

②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

二战后,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快速发展,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掀起了当代金融创新的高潮。在需求方面,经济货币化向金融化发展以后,许多新的金融需求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不断产生出来,对金融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在范围、种类、数量、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新的或更高标准的需求,刺激了金融创新的蓬勃开展。同时,当代西方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

③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

20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需求的更新、供给的变化,原有的管制出现了不合时宜或限制过分的问题,管制的副作用开始加大。当管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而又未作改革时,金融机构就会通过规避管制的创新来冲破障碍,以抵消管制的副作用。

④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新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而且直接推动了金融创新,掀起了一场金融领域的科技革命,使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与阶段。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创新的平均成本,增加了规模报酬和金融创新的总收益,迅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或业务机会,为各种金融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服务,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创新供给能力。

(2)金融创新的积极影响

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具体有如下几点:

①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a.金融创新通过提供大量具有特定内涵与特性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交易方式或融资技术等成果,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同时提高了需求者的满足程度,增加了金融商品和服务的效用,从而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b.提高了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把电子计算机引入支付清算系统后,成百倍地提高了支付清算的速度和效率,使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能力和效率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流通费用。

c.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产和盈利率。当代金融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大量新工具、新交易、新技术、新服务,使金融机构积聚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信用创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了金融机构所拥有的资金流量和资产存量急速增长,由此提高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规模报酬,降低了平均成本,加上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大为增强。

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a.提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金融创新通过提高市场组织与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使金融市场的价格能够对所有可得的信息做出迅速灵敏的反映,提高了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的灵敏度,使价格及时地对所获信息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了价格的合理性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力。

b.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金融商品种类。当代创新中大量新型金融工具的涌现,使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金融商品种类繁多,投资者选择的余地很大。面对各具特性的众多金融商品,各类投资者很容易实现令自己满意的效率组合。

c.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金融创新通过提供大量的新型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交易技术,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投资者不仅能进行多元化资产组合,还能及时调整其组合,在保持效率组合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或转移法,把个别风险减到较小的程度。特别是金融市场上各种避险性创新工具与融资技术,对于剔除个别风险有较强的功能。

d.降低了交易成本与平均成本,使投资收益相对上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筹资者进入市场,提高了交易的活跃程度。

③增强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金融产业发展能力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开创未来的能力,包括开拓新业务和新市场的能力、资本增长的能力、设备配置或更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力等。在当代金融创新的浪潮中,金融产业的这些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④金融作用力大为增强

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对经济整体运作和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当代金融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从总体上提高了金融作用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a.提高了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配置效率。当代金融创新把发达国家从经济货币化推进到金融化的高级阶段,并大幅度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导致了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扩大了金融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优化了配置效果。

b.社会投融资的满足度和便利度上升。一是投融资成本趋于下降,有力地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投融资安排,可以从总体上满足不同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各种需求,从而使全社会的资金融通更为顺利;三是各种投融资的限制逐渐被消除,金融创新后各类投融资者实际上都能进入市场参与活动,金融业对社会投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大为增强。

c.金融业产值的迅速增长,直接增加了一国GDP的总量,加大了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d.增强了货币作用效率。创新后用较少的货币就可以实现较多的经济总量,意味着货币的作用能量和推动力增大。

(3)金融创新的消极影响

历史和现实的考察证明,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没有创新推动,就没有高层次的金融发展,就不可能对现代经济发展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金融创新在繁荣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①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机制、总量、结构乃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融运作和宏观调控影响重大。在货币需求方面引起的一个最明显变化就是货币需求的减弱,并由此改变了货币结构,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在货币供给方面,由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复合型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也具备了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增加了货币供给的主体;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已不明显,导致货币定义和计量日益困难和复杂化。同时由于通货-存款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下降而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与效果,容易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和金融监管困难。

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创新后降低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靠性,给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和预警系统的运转造成较大困难,同时因创新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力,减少了可操作工具的选择性。此外还加大了政策传导的不完全性。创新后由于指标增多,时滞不定,使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离散化、复杂化,政策效果的判定也更为困难。

③金融风险有增无减,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的同时,却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一是因为创新加大了原有的系统风险,如授信范围的扩大与条件的降低无疑会增加信用风险;二是创新中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如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化创新所产生的电子风险,金融业务和管理创新中出现的伙伴风险,与金融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风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虽然带来了高收益和高效率,但也产生了高风险。

④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在当代金融创新中,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尤其是从虚拟资本中衍生出许多新类别,如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等。一些避险性的创新本身又成了高风险的载体,如外汇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和交易以其高收益和冒险刺激,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和大量的资金,在交易量成几何级数放大的过程中,价格往往被推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拉大了与其真实价值的差距,表现为市价大大超过净值,虚拟资本急剧膨胀,由此产生大量的泡沫,极易引发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当代金融创新虽然利弊皆存,但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的利远远大于弊,并且其利始终是主要的和主流性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其动力作用,主动驾驭并把握金融创新的内在规律,最大限度地推动金融、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当然,当代金融创新的副作用亦不能忽视,必须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以便进行防范和控制。对创新在不同方面存在的弊病可以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予以克服或减轻。

4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通过什么渠道扩散,金融危机的危害有哪些,怎样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华中科技大学年研]

答:(1)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金融危机的扩散渠道

一国的金融危机扩散到另一国的渠道主要是两个:贸易联系和金融联系。

当某个或某些国家是危机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即存在直接贸易联系时,一国爆发金融危机所伴随的货币大幅贬值和国内需求急剧下降,都会导致与之有直接贸易联系的国家出口下降,国际收支恶化,成为危机扩散的牺牲品。与之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即某些国家相互之间直接贸易联系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共同的出口市场。比如,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多不占主要地位,而主要的出口市场却往往是彼此共同的,如美国、日本或西欧。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贸易联系通常不是危机扩散的主要途径,而间接贸易联系的影响却很大。危机间接扩散的可能途径:一是危机国家因货币大幅贬值而增强出口竞争力,抢占出口市场,使对手国的出口下降,国际收支恶化;二是危机国家的对外汇率失守,市场就会预期与之有间接贸易联系的国家也很有可能会让本币贬值,因而导致大量抛售各该国货币,从而加速货币危机的扩散,等等。

金融联系同样有直接的联系和间接的联系。直接金融联系是指某个或某些国家与危机国家有直接的投资和借贷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显而易见,会导致危机的直接扩散。而当某个或某些国家与危机国家都是跨国银行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开展大量业务的地区时,则形成间接联系。从近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跨国银行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遭到损失后,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往往大幅收缩对另外国家的贷款或投资。

即使不存在贸易、金融联系,危机也有可能扩散。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或投资者的信心不稳,会由于种种导火线而导致资本市场上的热币大量从某个或某些国家流出。

(3)金融危机的危害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发生金融危机,首先受到损害的自然是金融机构本身。危机之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

②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不得不出面救助。

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

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

④债务紧缩效应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这会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的原因,主要如下:

a.危机的余悸,使得银行以过分谨慎的心态面对风险;任何重要公司的倒闭、任何股市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提示金融领域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使得贷款风险的高低更难分辨。这必然会使贷款者倾向严格控制贷款的发放。

b.股市下跌,股票这类金融资产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下降;而且悲观的股市预期使得用这类抵押品取得贷款的折扣加大。这都使提供的贷款金额相应缩减。

c.物价水平的下降,会提高公司负债的实际价值,但却不会提高公司资产的实际价值。结果,公司实际资产的净值下降,公司向银行借款的基本条件相应削弱。

d.以风险加大为由而提高利率,基于弥补呆账损失的动机而扩大利差、提高利率,也会加剧紧缩效应。

本来,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倒闭的本身,就减小了金融中介活动和提供信贷的规模。而类似以上种种原因,又会使信贷紧上加紧,于是导致投资的过分缩减和总体经济活动水平的持续低迷。

⑤打击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

(4)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金融危机在给全球造成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因国际社会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到这场灾难性的危机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成为危机后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