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投行三百年揭秘现代金融资本市场发展

世界金融看美国,美国金融看华尔街,华尔街当之无愧是全球金融的核心。华尔街投行三百年沉浮史则是现代金融资本市场发展的缩影。

投行业务始于有价证券的发行承销,让美国天生带有金融资本的基因

金融的力量不是在和平时期才显现的,战争的根源其实就是金融的较量。

18世纪,发生了美国国内唯一一次内战——南北战争,北方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决胜的关键居然是因为发行了比较特殊的国债。

美国南北战争

打仗需要大量的资金,钱怎么来?靠富豪捐款或者老百姓纳税吗?不,美国靠的是发行国债。以往,债券都是向金融大亨兜售的,但是在战争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大亨们都不愿意认购债券。后来,北方有一个叫库克的银行家就觉得不能再寄希望于冷漠的大亨,应该转向爱国的普通百姓。

首先,他让财政部把债券的面额降低到50美金,让百姓可以买得起。其次,他雇用了大量的金融掮客,深入群众,对每家每户开展地毯式洗脑销售,大力宣扬买债券就等于“爱国+投资”。这个洗脑套路大获成功,一年就为北方政府筹集了4亿资金,北方战场可谓是弹药充足。

南方政府呢?他们也在想方设法的筹钱,但是在筹钱无门的情况下,竟然就直接简单粗暴的大肆印钞!北方发债集资了4个亿,南方直接开机印刷了17个亿!这17个亿一进入南方市场,立马物价飞涨,整个南方的经济就直接崩溃了,这都不用北方出力,南方就是被自己的错误决定给作死的。所以,新生的美国骨子里就带有金融资本的基因。

可见,战争的背后其实是金融的较量。不只是战争,包括城市的兴起、党派的斗争、大型项目的修建(例如运河和铁路),背后支撑的力量都来源于金融。并且这种金融不能是寡头的金融,必须是大众的金融,只有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牵涉其中,才能齐心协力办成大事。

投行业务正是起源于这种把有价证券面向大众的发行承销,迅速的聚集财富,投入到实业当中,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到年,美国就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那些从发行承销各种有价证券起家的金融家们,开始在华尔街控制着全球金融的起落沉浮。

企业并购重组成为投行业务重头戏,开启了不可置信的繁荣时代

说到企业并购重组,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J.P摩根,是他为华尔街为美国带来了这一切。

J.P摩根

美国的铁路公司是第一批现代股份制企业。铁路股票成了一夜暴富的投机工具,反过来也滋生了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铁路公司,很多铁路重复建设,行业混乱,资源极度浪费。J.P摩根进入华尔街后,直接就对铁路乱象下手。

摩根是一个商人,不是政客,他只能用资本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他策划了一个美国铁路系统的整合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让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购合并,进而增强大公司的实力。铁路的并购重组大获成功之后,摩根又开始如法炮制的整合钢铁行业。整合后的美国钢铁公司甚至成为了全球钢铁业的垄断者,控制了全球钢铁的生产和价格。

随着更多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开启对各行各业的并购重组整合,使得各行各业形成垄断或寡头的效率大大提升,也让美国在很多关键领域成功掐住了全球的命脉,从此,并购重组成为了投行业务的重头戏之一,整个美国乃至全球都开启了一段繁荣时代。

混业经营导致大萧条,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划清界限

投资银行之所以叫银行,因为它原本就是隶属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一直以来,负责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和负责发行承销的投资银行是不分家的,两者混业经营,共存于传统银行之中。而监管向来都是跟不上发展的,这种混业经营后来就搞出了大问题。

银行与投行无监管又不分家,那么资金从银行到股市,就是左手倒右手那么简单。必然发生的大问题就是大量资金肆意流入股市之后,股价节节攀升,泡沫越吹越大,终于有一天泡沫破灭,股市崩盘,那就是著名的大萧条。大萧条造成美国三分之一的中小银行破产,很多储户血本无归。

大萧条

年,罗斯福政府上台后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即《年银行法》,规定储蓄结算业务(商业银行)和承销投资业务(投资银行)必须要严格分离,实行分业经营。一大批综合性银行就进行了拆分和选择,例如J.P摩根就将投行部门拆分出来,成立了摩根斯坦利公司作为独立投行;高盛和雷曼兄弟都选择做投行,放弃储蓄业务。年也被称为“投行元年”。

美林证券开辟零售经纪和财富管理新战场,推动全球金融民主化进程

虽然说在投行业务起步之初,在国家还未繁荣需要大量资金之时,投行业务是面向大众的,但是到了繁荣时期,投资又变成了少数富人的游戏,投行自然也就只服务富人。

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普通百姓的储蓄开始越来越多,中产阶级正式兴起了。当时的美林证券只是一家小投行,在实力上完全不能跟传统的老牌大投行竞争,于是只能另辟战场——瞄准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开辟零售经纪的新纪元。

美林证券

美林的这一个转向,不仅让自己一举跻身美国三大投行之一,也使得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生态发生了改变。投行向中产阶级敞开大门,大量的资产涌入资本市场,资管市场迅速膨胀。这时的投行除了传统的发行承销、并购重组业务之外,还新生了证券自营业务和代客理财资管业务的需求。

零售经纪业务改变了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结构,使得金融市场迅速扩容,也开辟了针对普通人的财富管理新市场,推动全球金融民主化的进程。

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土壤,也打破了分业经营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对房贷的需求。金融家们又设计出一种“转手证券”,即把大量长期的没有流动性的房贷,打包做成债券,转手卖出去,拿回来的钱又可以继续放贷,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原型。几乎所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或模式,都能将它包装成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不仅提高了借贷市场的流动性,还带动了房地产和债券市场的双重繁荣,最重要的它更是打破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为后续的金融创新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可以说是金融深化的最大推手之一。

垃圾债券、杠杆收购,造就华尔街疯狂的的黄金游戏

华尔街的天才金融家们,总是能造出各式各样的金融创新。创新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创造的产品本身也都是中性的,但是资本的血性,让一切失控,着魔,陷入癫狂。

垃圾债券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既为“堕落天使”提供机会,也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但是太过聪明的金融家,把它嵌进了杠杆收购,刮起了一场蛇吞象的腥风血雨。

杠杆收购的初衷也是为了实现多方共赢,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糟糕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杠杆收购推高股价再迅速套利退出就变成了走向财富巅峰的捷径。然而,疯狂总有终点,当信贷紧缩,垃圾债券真的变成“垃圾”后,违约集中爆发,整个市场都陷入“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走向低迷。

华尔街的黄金游戏,资本家套现离场,留下一地鸡毛。

金融脱媒——Q条例取消,美国走向金融自由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个著名的Q条例,规定活期存款没有利率,定期存款的利率有上限。总的来说就是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年,第一只货币基金允许向公众销售,从此,个人投资者开始享受到银行间货币市场的高利率。

到年,美国的货币基金占美国存款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这就是“金融脱媒”,也叫做银行存款大搬家。后来,银行家终于说服国会废除Q条例,实行利率市场化,自此美国开始走向金融自由化。

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再登舞台

在美国国内,华尔街投行愈来愈得意的时候,商业银行却愈来愈失意。存款客户转向投行发行的高收益产品,贷款客户也流向投行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规模都极速萎缩。

在欧洲,传统的商业银行例如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等都成功进行了转型,成为兼营储蓄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全能型银行。美国传统商业银行面对内忧外患,急需找到一个方式能够突破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兼并收购又出场了。大的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绕开监管,转型成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控股投行开展证券业务,实质上已经打破了分业经营的壁垒。

年,克林顿政府通过新的《现代金融服务法》,正式撤销了分业经营的条款,允许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公司”为名的全能型银行,开启了新时代的混业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经营范围

有毒的“次贷”衍生品蔓延,房地产神话破灭,投行回到原点

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年又遭受“9·11”恐怖袭击,整个金融市场一蹶不振,陷入低潮。到年,名义利率已降至1%,极大的刺激了投资的欲望,同期发布的《美国梦首付法案》,降低了中低收入家庭的首付比例,对他们敞开了房贷的大门。

从前,20%的首付比例,直接降到了零首付。很多完全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家庭和个人都贷款买了房。这种偿还能力很低的房贷就是“次级贷款”,简称“次贷”。到年中,次贷在全美的房贷占比已经达到了76%。

这些“次贷”就像是毒苹果,但是美国政府非但不进行整顿,反而还帮助华尔街对这样的毒苹果进行层层的“精美”包装,具体操作是把“次贷”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再证券化,不断地加大杠杆率,使毒苹果最终渗透到了金融系统的各个领域。

“次贷”证券化衍生品运作模式

在危机爆发之前,没有人觉得“次贷”是那个毒苹果,普通人只想着终于买到了价格只涨不跌的房子,华尔街则沉迷于用层层的打包技术包装“次贷”衍生品,没人意识到“次贷”是一个有毒资产,资产证券化就是把这样的有毒资产不断地击鼓传花传了下去。

到年,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购买了大量的“次贷”证券化产品,当时雷曼兄弟的持有量最多,杠杆率达到了32倍。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在为这些证券化的衍生品提供担保,可见“毒资产”已经通过证券化扩散到了美国的全部金融系统。

随着美国的利率上行,借贷成本越来越高,房地产价格居然破天荒的跌了。那些本就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就开始违约,然后基于“次贷”的证券化衍生品一下子就丧失了流动性,整个金融市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开始坍塌。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也在劫难逃。

这场危机中,美国多家经营“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倒闭,包括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倒闭,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被迫提交申请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从此,华尔街再也没有独立的投行。

雷曼兄弟破产

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原点。美国梦破碎,华尔街不再是神话,投行回归到全能银行的体系中。

投行三百年,是创新和监管博弈的三百年,是人性和教训反复纠缠的三百年,是全球金融联系越发紧密的三百年,财富不再只被少数人掌握,危机更是在每个人的身边。

相关内容链接:

科普▎投行是什么东西

信用卡、花呗、长租公寓告诉你:人人都是资产证券化的底层

巴菲特的杀手锏——垃圾债

杠杆收购:四两拨千斤的华尔街黄金游戏,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干货▎影子银行及中国式银行影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