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月16日-1月20日)金融行业资讯速递。
监管机构方面,深交所优化深港通交易日历安排,预计年全年无法参与交易的天数同比将减少约一半;北交所做市制度官宣;证券公司发行收益凭证业务将迎新规,六条“红线”不能踩。
银行方面,平安银行年实现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江阴银行年实现净利润16.16亿元,增幅26.88%;建设银行住房租赁基金拟与万科集团设立子基金,规模为亿元。
险企、券商与基金方面,太平洋证券资管产品备案因不合规被暂停仨月;国泰君安收反洗钱罚单;民生证券IPO项目违规收深交所监管函;17家券商公布业绩15家下滑;诺安基金20%股权转让项目终结。
监管风向:
央行上海总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月16日召开年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年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年上海货币信贷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孙辉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市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5家机构作交流发言。会议对年上海货币信贷工作作具体部署。要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要确保年初开好局、起好步,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同时要把握好贷款投放节奏,实现全年信贷均衡投放。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推动落实房地产金融十六条等政策措施,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上海银保监局:持续打击脱实向虚、隐匿不良、违规套利、退保黑产等行为
1月19日,上海银保监局召开年工作会议提出,严查重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持续打击脱实向虚、隐匿不良、违规套利、退保黑产等行为,整治各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提升金融中介治理专项行动成效。会同地方政府加快推动中小机构改革化险,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
上海银保监局: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
上海银保监局召开年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支持做好“保交楼”工作,为优质房企提供并购融资,加大对上海“两旧一村”、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聚焦上海“2+3+6++5”产业发展布局,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促进上海城市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银保监局:推动首都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1月17日,北京银保监局召开年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推动首都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前瞻性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分类施策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乱象治理。
深交所优化深港通交易日历安排,预计年全年无法参与交易的天数同比将减少约一半
深交所发布《关于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相关事项的通知》,此次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放开了两地市场均为交易日时的全部深港通交易,增加了可交易天数和投资机会,提升了深港通交易效率,对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的定义、交易相关业务安排、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了规定,更加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两地市场。据测算,预计年全年无法参与交易的天数同比将减少约一半。对于参与港股通交易的个人投资者,除了增加交易天数以外,在资金交收等方面并无影响。
北交所做市制度官宣
经过两个月的征求意见,市场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