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潮”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弃购不在少数,尤其是发行价较高的新股。弃购股份将由券商包销,而破发带来的亏损也将由券商承担。原先几乎稳赚不赔的承销保荐业务,危险系数逐步显现。当“破发潮”叠加“弃购潮”,A股IPO或将再迎“撤回潮”?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破发潮”正在倒逼发行价格回归合理。
12月15日,百济神州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球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而首战A股,却出师未捷。截至收盘,开盘即破发的百济神州报跌16.42%,收盘价为.98元/股,跌破了.6元/股的发行价。
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百济神州本次发行的弃购数量为.25万股,弃购金额约为1.99亿元。
这部分弃购份额将由中金公司、高盛高华、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与国泰君安组成的百济神州联席承销“天团”包销。以15日收盘价计算,这5大券商浮亏超万元。
就在市场以为,百济神州刷新科创板弃购金额记录的时候。“A股最贵新股”禾迈股份凭借3.63亿元的弃购金额赶超了百济神州。而作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包销价高3.63亿元的弃购股份。另外,中信证券旗下投资公司斥资1.12亿元跟投禾迈股份。为了这单IPO项目,中信证券已经自掏资金4.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济神州、禾迈股份的承销商名单中,都有中信证券的身影。近期,中信证券承销保荐的IPO项目中,迪哲医药、中科微至、成大生物都存在弃购叠加破发的现象。
百济神州首日破发,券商包销浮亏超万
12月15日,百济神州A股上市首日,开盘大跌8.12%,录得.96元/股,而后跌幅持续扩大。这一日,百济神州最低跌近20%,对应股价.02元/股。
本次发行,百济神州引入“绿鞋”机制,在绿鞋“托底”下,股价逐渐趋稳。12月7日晚间发布的上市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百济神州授予中金公司不超过初始发行股份数量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
本次科创版上市,百济神州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为1.15亿股,发行价格为.6元/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1.32亿股。相应地,发行股权占比从8.62%增至9.79%,发行募资总额也将由.6亿元增至.8亿元。
在超额配售选择权及网上、网下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网上最终发行数量分别为.72和.95万股。
图片来源:公告
百济神州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而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为.25万股,弃购金额约为1.99亿元。
新股发行制度规定,主承销商需要对认购失败的新股进行“余额包销”,弃购股份则落入券商口袋。
由中金公司、高盛高华、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与国泰君安组成的豪华联席主承销商阵容豪华,则需自掏腰包,包销百济此次弃购份额。
事实上,百济神州近2亿元的弃购金额,不仅刷新了科创板弃购纪录,也刷新了A股史上第三弃购纪录,仅次于邮储银行和中国交建。
而就在12月14日晚间,禾迈股份发布了上市发行结果公告,再度刷新弃购记录。此外,参与百济神州承销保险的中信证券,同时也是禾迈股份的唯一承销商。
破发潮下,中信证券接连包销
有观点指出,禾迈股份遭遇如此大比例弃购,与发行价高不无关系。
被称为“A股最贵新股”,禾迈股份上市发行价格高达.80元/股,投资者中一签的话需要缴款27.9万元。
上市发行结果显示,禾迈股份上市发行数量为万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网下最终发行数量分别为.65万股和.83万股。
图片来源:公告
同百济神州一样,禾迈股份网下投资者弃购数量为0。而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65.14万股,对应弃购金额为3.63亿元。按1签股计算,便意味着约有个网上投资者中签后并未缴款。
从弃购比例来看,禾迈股份网上弃购比例达18.74%,刷新A股最高弃购率纪录。
最终,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全部由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包销,包销股份数量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本次发行数量的比例为7.03%,包销股份数量占本次发行总规模的比例为6.51%。
余额包销的承销方式下,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将对金额高达3.63亿元的弃购股数进行包销。
发行结果公告还披露了禾迈股份战略配售的情况,中信证券投资公司获配股数20万股,获配金额1.12亿元,股票限售期为24个月。
加上此次包销所需的3.63亿元,中信证券的这单IPO项目,需自掏资金4.75亿元,对于禾迈股份的持股敞口扩大至85.14万股。
自新股“破发潮”涌来,投资者打新热情骤降,弃购比例提高。而近期上市发行遭弃购后再遭破发的新股中,中信证券承销保荐的项目居多。
而除去包销费用外,中信证券旗下投资公司还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战略配售。
作为12月首只破发且深跌的新股,迪哲医药的主承销商便是中信证券。
12月10,迪哲医药在科创板上市,开盘便跌破发行价,随后持续震荡走低,收盘暴跌21.83%。以此计算,中一签约亏0元。
根据此前公告,迪哲医药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但网上投资者弃购股数14.82万股,对应弃购金.28万元。
中信证券投资公司还斥资.62万元参与了迪哲医药的战略配售,最终获配万股。
在迪哲医药IPO承销项目上,中信证券在包销及跟投上共计花费了.88万元。
10月19日晚间,中科微至发布上市发行结果公告。而其上市首日,中科微至收盘暴跌12.63%,收盘价为78.81元/股。
中科微至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而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1.69万股,对应弃购金额.25万元。此外,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了中科微至的战略配售,斥资.8万元获配99万股。
包销费用加上跟投资金,中信证券在中科微至这单项目上,需要自掏.05万元。
在中信证券参与承项目的公司中,成大生物上市首日(10月28日)跌幅最大,收盘报跌27.27%。公告显示,成大生物遭遇弃购股数2.2万股。此外,中信证券投资公司参与战略配售,获配90.9万股。包销加上跟投,中信证券共计持有成大生物93.1万股。按照.00元/股的发行价格,中信证券需掏出超亿元资金。
破发风险倒逼发行价回归合理
此前的“新股不败”行情,使得承销商的新股包销收入相对客观,甚或接近承销保荐费用。
自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后,新股“破发潮”涌来。年初至今,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中,中信证券作为主承销商经手的IPO项目最多。
而尽管中信证券承销的IPO项目接连遭遇弃购加破发,“券商一哥”的风采却难减分毫。
作为承销商,中信证券面向新上市公司收取丰厚的服务费用。以禾迈股份为例,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总额为55.78亿元,但需要支付发行费用合计1.72亿元,这其中,承销保荐费占高达1.42亿元。据此计算,禾迈股份上市首日下跌近30%,才会跌破中信证券的“成本线”。
基于履行合约、业务能打,随之而来的客户信任自然能为其带来,例如上市后的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再融资等业务和对应收入。
作为综合性券商,中信证券能够提供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对于中信证券而言,包销的股份,根本不愁出路。
一方面,可以用于自营股票投资业务、资管产品、资产置换安排等。如果没有特别条件规限,可用于融券以赚取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券商触达的机构客户较多,更容易找到买家接手。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中信证券年内的主承销商收入最高,同比增长25.77%至39.48亿元。其中,首发收入同比增长45.21%至33.92亿元。
另外,中信证券持有的禾迈股份有24个月禁售期限。这期间,禾迈股份的股价变化尚未可知,不排除翻盘的可能性。
“询价”新规出台后,中签新股稳赚不赔的神话被打破。但业内人士指出,新股破发不会成为常态,后续新股定价将会进入一个均衡状态。
打新稳赚不赔的预期被打破后,投资者开始谨慎打新。当投资者弃购或不申购,又会倒逼发行方回归合理定价。
IPO定价朝向市场化方向转变,打新收益经博弈后将达到一个均衡点,打新收益随之会回归至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