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什么最火?不是概念题材炒作,不是“20CM”涨停,而是可转债!
那么可转债到了何种疯狂的程度呢?正元转债10月22日暴涨%,多只可转债盘中触发临停,一些可转债换手率高得惊人,如周五的智能转债和银河转债换手率分别高达%、%。10月23日可转债全市场成交额突破亿元,这一成交额已相当于当日中小板市场的1.5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疯狂的可转债,证监会昨晚出手了。为落实新《证券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各项制度,丰富企业融资渠道,防范交易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起草制定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转债市场是否将回归理性,低价可转债是否成为下一个风口?那么如果可转债市场降温的话,是否会利好A股市场呢?对于很多不熟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文末也附上可转债的基础知识讲解,供参考。
银河转债两天最高暴涨近3倍,盘中雪崩60%
周四,正元转债10月22日暴涨%,同德转债那天尾盘直线暴拉20%。
周五,一些可转债盘中出现腰斩,银河转债盘中最高达元,最低达元,跌幅达60%;飞鹿转债盘中最高元,最低达元,跌幅达52%;雷迪转债盘中最高元,最低达元,跌幅达51%。
从本周的行情来看,银河转债从周四的元,在周五最高涨至元,最高涨幅达%。智能转债周四和周四最高涨幅达%。
为什么近期可转债突然掀起了一波疯狂炒作潮?据央视财经报道,财经评论员王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近期股市行情清淡,缺乏明显的赚钱效应,游资需要寻找出口。2.可转债市场规模较小,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T+0交易,不收取印花税,诸多因素都有利于游资投机炒作。3.为防止过度炒作,公司在发行可转债时往往会和投资者签订“强制赎回”条款。也就是说,在转股期内,如果可转债的价格被炒得太高,与股价偏差值太大,那么上市公司就有权以之前的协议价强行赎回可转债。但是,触发这一条件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就是公司得有钱赎回才行。而对于那些业绩比较差,没钱赎回的公司而言,投机者自然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忌惮。
此外,从成交额来看,周五可转债全市场成交额突破亿元,这一成交额已相当于当日中小板市场的1.5倍。那么在可转债降温的情况下,这是否利好A股市场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话题。
从上证指数的资金线来看,本周连续下跌,不过目前资金线处于底部。但是市场还有一些事情待明朗化,下周将有重磅会议召开;10月29日申购蚂蚁集团;10月份,三季报将披露完毕,最后一周,是否有业绩雷出现呢?此外,还有11月初的美国大选。
低价转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有聪明的投资者会想到:既然双高转债风险较高,那么低价转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呢?
方正证券通过复盘近两年的转债市场,探究低价策略在何时跑赢(或跑输)指数及对应情形,也对低价策略的表现进行归因分析。数据主要基于年12月至年4月底、今年年初至9月底的数据。
年12月-年4月:对上市存续转债,以年11-12月为观察窗,价格中枢在元以下的归为低价转债;价格中枢在元以上的视为中高价转债。对期间新上市的转债,以其上市后的前十个交易日为观察期,中枢在元以下的为低价转债。
年1月-年9月:已上市存续的转债以年11-12月为观察期,价格中枢在元以下的视为低价转债。对于期间新上市的转债,同样以上市后的前十个交易日为观察窗,价格中枢在元以下的视为低价转债。
得出的结论是:低价转债在今年内表现平淡,主要体现为箱体震荡,波动性较低;同期的中高价转债波动性更大,高价转债在市场上行时涨幅突出。复盘低价策略在年的表现发现,低价组合在年的春季躁动中表现优异,当市场在1月初至4月初单边向上时,低价组合跑赢同期指数及中高价组合。
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主要差异在两方面:首先是市场的绝对点位不在同一水平,经历了年之后,多数个券都下跌到了很低位置,在低基数的支撑下,个券在年Q1的理论空间更大,保证了低价券的翻身幅度,为低价策略的实施空间打好了基础;
其次是市场上涨的持续性不同,年春季躁动持续了至少3个月,而今年则持续性不强。结合上文分析的低价策略“先抑后扬”,可以看到年春季躁动其实是“高价组合开场”和“低价组合承接”两部分组成。而今年由于市场涨势不连续,导致只有高价组合“搭台”,却没有低价组合“唱戏”的机会。
此外,投资者行为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两处:其一是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容忍度有提升,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元的绝对价格已经不是重要妨碍,在正股基本面优质的前提下,价格+的个券也在考虑范围内,同时由于对高价券的包容度提升,导致抱团意愿的出现频率提高,高价组合更有表现机会;
其二是投资者的学习效应,在先后经历了蓝标、江南、格力,以及被强制“下架”的辉丰后,投资者更愿意抱团那些确定性强的中高价转债而不是盲目抄底。
低价策略在后市还有机会吗?低价策略的最佳应用应该是在市场明显下跌且绝对水平偏低的时点(类似年11-12月),一方面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会驱使其空仓或搜寻低价低波动品种进行防御,同时市场的下跌幅度和速度会给后期的反弹行情留有空间和时间,以便低价组合能有机会“登台唱戏”。
回到当下,由于市场早已从年的阴霾中明显回暖,当前权益、转债指数基本达到近5年的偏高位置,低价策略的适用性和效果预计在年内不会太好,未来仍需根据市场水平和波动幅度判断。
目前可转债策略上,维持“谨慎乐观”的观点,对于基本面变化不大,但价格超跌的优质个券可以采取“逢跌配置,小幅配置”的操作,布局春季躁动。除了上市存量券,四季度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