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年证券监管处罚拆解报告:罚单大增60%,中信证券投行业务罚单最多,爱建等八券商被罚暂停部分业务
前言
年无疑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年,3月新《证券法》实施,8月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趋势下,监管处罚日益凌厉。
南财智库-21资管研究院根据证监会公开数据及第三方机构统计,年违规买卖股票、代客炒股等行为仍屡禁不止,处罚力度也明显加大。因为业务违规和内控不完善,年有8家券商被暂停一项或者多项业务。
年,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给证券公司(含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下同)和从业人员共开出张罚单(以公示时间为统计口径,下同),同比大增59.4%。其中张行政监管措施函罚单,22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罚单。
除了证监会外,中国人民银行也给证券公司和从业人员开出13张罚单;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采取自律性监管措施共20件。
年证券公司及从业人员累计收到张罚单,其中证监会罚单数量占比高达88.5%,本期报告将对此进行重点分析。由于部分罚单是一对一送达,本报告统计的数据可能少于实际罚单数据,但已囊括绝大部分罚单,具有一定代表性。
统计和分析发现,年证券业监管处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从原来的重个人处罚转向机构连带处罚,既罚机构又罚个人的“双罚制”或将成为常态。二是罚单数量明显大增,处罚力度加大,年有8家券商被暂停一项或多项业务,被罚原因大多为业务违规、内控不完善等。三是年为了配合注册制推行、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投行业务罚单明显大增,相比年增加33%,是年证券公司和从业人员收到罚单最多的业务领域。25位保荐人被处罚,其中以IPO项目处罚居多,一些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的大案也导致相关券商保荐机构和保荐人被重罚。
粤、沪、深罚单数量最多
从罚单地区分布来看,证监会总部罚单数量以49张排第一;从地方证监局来看,广东证监局、上海证监局、深圳证监局罚单数量分别排第一、第二、第三。
从行政处罚金额来看,北京证监局罚没金额最高,达到.56万元;其次是江西证监局,罚没.52万元;证监会罚没金额排第三。北京证监局罚没金额较高主要跟一笔超大额罚单有关,其于年12月份给光大证券员工王国庆开出一张高达.56万元的超大额罚单,没收王国庆违法所得.14万元,并处以.42万元罚款。
重个人处罚转向机构连带处罚
从处罚对象来看,年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直接开给证券从业人员的罚单有张,接近一半的罚单直接开给了个人;对证券公司总部处罚案例为84件,对分支机构处罚案例为47件。相比年,机构处罚罚单呈现增长趋势,从原来的重个人处罚转向机构连带处罚。
“机构罚单愈加增多和‘双罚制’有关。既罚机构又罚个人的‘双罚制’或将成为常态。”盈科上海刑事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康烨分析称。
从处罚措施来看,年证监会采取最多的处罚措施是出具警示函,共次;其次是责令改正,二者合计处罚次,占所有罚单数量的58%。
人民银行主要针对反洗钱工作不到位采取罚款的处罚措施,而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则主要采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