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不断,全年共有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28亿元,其中有38家发行主体首次在债券市场发生违约。年以来的集中违约状态并未在年得到实质性改善,债券违约情况愈演愈烈。
本刊记者吴加伦
年已经收官,这一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不断,明星企业违约频频。据京东数科统计,截至12月末,年共有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28亿元,其中有38家发行主体首次在债券市场发生违约。年以来的集中违约状态并未在年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债券违约情况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自年“11超日债”开启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以来的5个年度,无论是首次违约主体数,还是新增的违约债券数量、资金规模整体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与5年前相比,年违约债数量增加了6倍多,涉及金额10倍有余,再创历史新高。透视的新增违约主体可以发现,其中民企居多,并分布于各个行业与区域,行业特征、区域特征并不明显。
违约主体以民企居多且行业分散
根据京东数科的统计,年新增违约主体共38家,其中民企达到了34家,占比从年的82.6%扩大至年的89.5%,依旧保持高位,民企债违约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业内人士认为,民企本就处于信用链条末端,而近年来的去杠杆叠加严监管更是进一步收紧了信用和融资渠道。另外,股市筹资额下降、股权质押风险上升等因素都共筑了违约债导火索。
光大证券表示,发债时,政策宽松,而到期时,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导致违约债集中爆发。民企特别是中小民企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在此周期中最为“受伤”。在包商银行事件影响下,未来中小银行的信用供给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收缩,这将对民营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前期融资过于激进的、业务过于多元化的主体,其暴露出风险的概率更高。
此外,从数据来看,违约主体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综合行业。年以来,38家新增违约主体主要分布于综合、商贸、建筑、机械设备、化工、有色金属、轻工制造、食品饮料、房地产等16个行业,较为分散。违约主体最为集中的行业是综合行业,年共新增五个违约主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综合行业覆盖发行人较多;另一方面,宏观形势的变化使得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资金紧张的状况。
光大证券认为,年新增违约主体行业分散这一特征与往年一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主体并无明显行业规律;其中,综合行业较为集中,这体现出过度多元化的企业更容易违约。而对于投资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