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对标最佳国际实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记者祁豆豆)《上海证券报》22日刊发题为《本报专访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对标最佳国际实践建设“中国科创企业上市首选地”》的报道。文章称,一年前,黄浦江畔第一记敲锣声响起,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之风开始吹向神州大地。一年后,家科创板公司成为“中国科创”的金名片,它们以振奋人心的呐喊,回应资本市场多层次改革的声浪。作为增量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主要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承担了大量自上而下、从里到外、由点及面的系统性落地工作,在证监会统筹领导和市场各主体的参与下,探索资本市场改革的新路。回望来时路,这一年的科创板改革,究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养分”?证券市场生态因此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还将提供哪些制度供给?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下称“记者”)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记者:从目前受理、上市的科创企业来看,科创板对重量级硬科技企业的凝聚力逐步增长。在您看来,科创板的定位和功能是什么?科创板的魅力体现在哪里?您如何评价目前科创板企业成色?阙波:纵观全球市场,年轻的科创板是一个创新的存在。我认为,它的魅力在于这个板块以“科创”命名,定位清晰;它的魅力同时又在于包容的上市条件,让各类别的科创企业组成了一个“市”,“科创”的定位有了与时代发展高度吻合的动态内涵。目前全球几乎没有一个与科创板相同的、定位如此清晰的市场。从已上市企业公告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占比高达64%可以看出,多数科创板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处于佼佼者地位。科创板从零开始,通过实践积累,能代表中国最优生产力的科创图谱也渐渐清晰。科创板对战略新兴产业头部科创企业的全球吸引力正在增强,引领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和品牌声誉也在进一步提升。目前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步聚集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科创企业,符合各方预期。为支持科创板做大做优,今年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吸引优质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的政策。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明确了“3+5”的属性评价指标,即符合标准的可直接认定其符合科创板定位,企业对科创板定位把握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大幅度提升;同时将深度应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囊括到科创板服务的行业范围中。红筹企业相关制度的发布,在大幅降低红筹企业境内上市门槛的同时,对企业涉及的对赌协议处理、股本总额计算等作出了针对性安排,打通了红筹企业登陆科创板的“最后一公里”,为科创板打开了迎接优质中概股回归的大门,成为其回归的最优通道。可以看到,上述规定自颁布以来,起到的引导和约束效果良好。科创属性强的企业向科创板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国际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格科微,全球第六大、中国大陆第一大半导体硅外延片一体化制造商上海合晶,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半导体专用设备细分行业龙头盛美股份,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奇安信,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供应商中望软件,人工智能芯片龙头寒武纪等纷纷登陆科创板。日前,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拟申请科创板上市,也显示出科创板对这些头部科创企业的全球吸引力。科创板引领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和品牌声誉进一步提高。整体来看,科创板示范包容效应、高速融资效应和规范政策效应都站上了新台阶。上交所将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和潜力企业申报科创板,并通过在科创板上市实现企业做优做强,将科创板打造成“科技创新企业上市首选地”,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在市场各方的辛勤耕耘下,科创板“试验田”繁花似锦。在厚植“试验田”的过程中,上交所与市场各方主体形成了哪些良性互动和友好合作?阙波: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保持与市场各相关主体和渠道主动对接,培育激发科创生产力,推动更多优势企业和潜力企业申报科创板。首先,深化与政府机构的常态化合作。走访接待各地各级政府,积极与各地证监局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其次,与国家部委和央企集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形成日常交流机制,传导科创板支持政策。同时,与中介、投资机构紧密联系,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去年以来上交所多次召开投资机构春、秋季交流会和重点机构投后项目对接活动等。再者,拓展行业渠道,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投资机构与研究机构,加深对新兴领域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更有针对性地解答企业上市中遇到的行业特殊问题,有效推动优质科创企业顺利上市。年以来,上交所与国家部委、各级政府、重点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44个。记者: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您认为,科创板过去一年形成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阙波:经过一年的实践,科创板关键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市场化、法治化的理念在科创板先行先试,科创板也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整体来看,科创板建立了较为齐备的规则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保障改革落地的完整制度安排;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允许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上市,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包容性效应;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审核制度,则有效助力科创板上市公司把好质量“入口关”;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试行保荐跟投制度,有助于形成利益约束和声誉约束,促进了合理定价。此外,科创板还创新了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上交所针对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书面警示等自律监管措施,维护了科创板市场平稳运行;通过“保荐+跟投”、现场督导等方式,压实了中介机构责任;高效的并购重组、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则优化了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上交所通过建立覆盖全流程的廉政监督体系,基本上实现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将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记者:近期,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演讲,重点分享了“改善长期投资者制度供给,推动科创板行稳致远”的观点。在您看来,鼓励、吸引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建设有哪些意义?上交所对此有何规划?阙波:中长期资金是市场中长期价格的“稳定器”,对于减少市场非理性波动周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撑常态化市场融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活跃度,是此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要继续推进的重点工作。从制度供给角度看,科创板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也是国际最佳实践中反映出的有效经验,就是要鼓励引导更多长期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我认为,均衡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对于市场发展非常重要。从国际经验和研究文献来看,一般认为,中长期投资者的市值占比超过一半,交易量占比约三分之一,属于比较合理的情形。目前A股市场上的长期投资比例远远不足。首先是中长期资金不足,其次是中长期资金未进行长期投资,没有在资金来源、投资策略、持仓周期、绩效考核等方面体现出长期性特征。科创板作为基础制度改革的试验田,希望引入真正的中长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为此,上交所也从推动改善投资者结构、让机构投资者更好发挥作用、优化大股东减持“批发+零售”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今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可以采用向中长期资金网下询价、配售等新的减持方式。下一步,上交所将配合证监会积极研究推出鼓励、吸引中长期投资者的制度。条件具备后,拟通过自愿安排或承诺等方式,为真正采取长期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开备案名单,使其在发行询价、定价、配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自愿承担长期投资的相应责任,推动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平稳度与市场功能相匹配。记者:伴随科创板开市一周年,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也将迎来解禁期,市场流动性引起投资者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