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发行价虚高,超募,超募,套牢打新散

近两年,创业板注册制造就了新股奇观,一天两只、三只甚至四五只新股都不再是怪事。加上今年行情整体偏弱,特别询价制的执行,打破了23倍市盈率限制,一向被股民朋友看作是“新股不败”的神话,终于也告破了。

据统计,年9月,沪深两市新股上市破发率高达64.7%,上市就是巅峰!注册制新股破发率更是达到78.6%!破发率远高于行情冰点3月、4月的55%和52%。

如此高的破发率,一方面受阴跌行情的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与询价制下的高估值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整体而言,呈现以下特点(涉及股票仅作分析之用,不推股,不荐股,注意投资风险):

一是未盈利、高估值股票是重灾区,比如诺诚健华,磁谷科技,捷邦科技,均出现首日破发。当然,根源在于对券商报价的监管缺位,致使投行肆意抬高估值。并非空穴来风。如:德邦科技,公司拟募资6亿,在券商询价环节被哄抬至倍市盈率,超募10亿!再如:万润新能,拟募资12.62亿,券商将市盈率抬到70余倍,实际募资63.89亿,超募高达51亿之多!并且,这家公司还存在财务洗澡的嫌疑!因为过去三年,公司前两年都在亏损,19、20年合计亏损1.2亿,但是21年,营收净利分别暴增,净利更是猛然间达到3.5亿多!奇不奇怪?

如此超募的案例,不胜枚举。反正不是券商的钱,超募还有提成,就使劲抬高报价,似乎已经成为询价不成文的规矩?可以说,随便一只阿猫阿狗,都可以超募上市了!超募不再是行业龙头才有的溢价!更值得怀疑的是,这样天量超募的背后,上市公司是否与保荐券商达成了除保荐费外的某种利益关系?毕竟,抬高估值发行,券商虽然能在保荐费上多拿一点,可是相对于投资者弃购,由他们包销承担的亏损风险,也是比较大的,亏损额度甚至可以大过保荐费。

3、4月份破发潮下,新股平均市盈率是73倍,5月稍微转好,6、7月逐月上升高至92倍!所以破发潮再现。可以说,券商刻意引导下的超募、超高估值发行,是破发潮的元凶!

二是高价股更容易破发,比如去年的义翘神州,今年的江波龙等等,虽然媒体刻意营造的“龙头形象”下,首日有过炒作,放长了时间,还是一样破发了。

三是破发股行业较为集中。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新股普遍破发。这与板块的赚钱效应不无关系。就比如医药,自从y情炒高了估值,直到现在,已经走了一年多的漫漫熊途了。

破发就意味着打新投资者会面临较大亏损。那么在高破发率背景下,聪明的投资者自然不会傻傻接盘高估值新股。

年9月前,在注册制新股还受23倍市盈限制时,网上弃购比例仅为0.15%,而年询价上市新规后,弃购比例上升至2.56%。投资者弃购,自然是与高估值发行有关。甚至部分高估值高溢价股票弃购率超过10%。经纬恒润、纳芯微均超10%网上投资者弃购,前文所说万润新能更是超20%投资者弃购!还是有聪明的投资者。

这些网上弃购比例高的新股,以3%以上弃购为界,他们的估值,相对行业溢价平均达到%!当然,网上弃购比例越好,新股的破发概率就越高,毕竟弃购就代表了投资者的态度。这些高于10%网上弃购的,破发率高达64%。

那么被弃购的股票,只能是由券商包销了。这么高的破发率,券商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呢?答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如,“最贵新股”禾迈股份,有19%的网上投资者弃购,然而,处于新能源风口的它,首日竟然还有30.0%涨幅,中一签能够赚到8万多,包销的券商还因此额外赚了1.1亿。

弃购39%的纳芯微,首日竟然也上涨了12.9%,券商包销获额外收益1.00亿元。

但是并不是所以券商都这么幸运。询价制以来,大额弃购且破发的新股,累计导致承销商包销亏损4.75亿元,网上弃购高10%的14只新股中9只首日破发,承销商包销首日亏损3.84亿元。

有网友对此高兴大呼,券商终于自食其果!

然而,弃购对于投资者,也并非没有损失。多家券商都表示,多次弃购将会被纳入“黑名单”,3次以上弃购就将被限制在6个月内不得打新。

所以,股民朋友们要理性分析上市公司估值,避免“盲目打新”后“弃购”。面对高估值上市的公司,我亏不起,难道还躲不起?

你说是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