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财健道,作者
李晨,编辑
杨中旭
0年11月,距离科创板开板已超过三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科创板IPO募集资金总额已经超过亿元。业绩增速亦遥遥领先其他板块,以0年三季报为例,科创板净利润增速超过50%,成为了A股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11月中,有多家券商表达了对科创板成长性的看好。
例如海通证券认为,从市场表现和估值的角度看,当前的科创板与1年底的创业板存在相似点。科创板业绩有望在03年进一步释放,盈利有望开启向上周期。
具体到行业,海通证券则将医药视为与半导体、软件并列为影响科创板未来趋势的“三巨头”。
正如海通证券所言,生物医药已经成为了科创板的一大支柱领域。
时至今日,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在科创板已超过百家,涵盖了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技术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科创板募集资金额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电子(31.5%)、医药生物(.%)、电力设备(1.3%)和机械设备(11.0%)。
科创板11月8日上会的智翔金泰,11月9日通过科创板注册申请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均为医药生物相关企业,这也侧面说明了该领域在科创板的活力。
事实上,生物医药能在科创板大放异彩,一方面得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指引将其作为重点推荐的六大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科创板对企业的盈利没有具体要求,使得包括创新药等在内,需要长期孵化才能得到成果的医药企业,有了绝佳的融资渠道。
众所周知,在科创板设立之前(确切地说,是在注册制之前),A股不接受没有盈利的企业上市。而医药行业受制于“双十定律”(即超过10年的研发时间、超过1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在最需要资金扶持的早期阶段,往往面临“无市可上”的尴尬局面,只能去美股碰碰运气。
科创板的成立,不仅让资本能够更快赋能医药企业,更为一级市场的VC们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机制,大大提高了它们的投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10月31日首批科创板做市商正式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该板块的生物医药股将进一步释放潜力。
中信建投研报称,随着增量资金流入、科创50ETF扩容和做市商制度的运行,科创板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科创板出现了新的战略机遇。
“市商”深意真实价格形成真正市场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