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购新股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低风险高收益的股市投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股民参与其中。在A股历史上,新股申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对股民参与申购新股的条件有着不同的条件要求。
年以前:采取先交钱后打新的预缴款制度,申购后会立即冻结申购资金。因此新股上市,尤其是大量新股集中上市对股市产生比较明显的抽血效应,证券市场往往会产生下跌预期。管理层为了安抚市场情绪,不得不在熊市里减少甚至暂停新股发行,但从结果来看,暂停新股发行并未对市场产生太多的正面影响,反而对A股正常运行带来不少的弊端和副作用,所以管理层自年取消了预先缴款制度。
年至今:采取先中签后缴款的新股申购制度,同时对参与申购新股的投资者提出了一定的条件要求:
一、市值要求:T-2日(T为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持有证券市值不得低于一万元。市值统计范围包括非限售A股的股份市值,不包括B股、基金、债券、优先股、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二、沪深两市的证券市值是分开统计:沪市主板每一万元市值对应一个签号,每个签号对应股,不足不计入。沪市科创板每元对于一个签号,每个签号对应股;深市每一万元市值对应两个签号,每个签号对应股。所以投资者账户的证券市值越高得到的签号也就越多,相应中签的概率也就越高,但不得超过证券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
三、市值可重复使用:申购日若有多只新股申购,市值可以重复使用。
四、特殊的北交所和新三板:北交所和新三板采用预缴款制度申购新股,无需配置打新市值。也就是说,投资者申购多少新股就准备多少资金,申购期间资金被冻结。申购结束后扣除中签新股所需资金,剩余资金退还给投资者。
以上四条是目前A股市场申购新股的主要条件。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进,新股发行数量越来越多,不再是稀缺资源,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已被打破。投资者在申购新股的时候需要在研究企业的上市逻辑、行业和公司发展前景以及发行市盈率后再决定是否申购,避免出现中签后却亏损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