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峰会时表示:“证监会将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持续推进股票发行制度和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融资渠道,健全完善与实体经济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如姜洋所讲,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向来是监管层 如今年关将近,21世纪经济报道将通过梳理这三大市场全年的成绩单,复盘年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格局。事实上,在监管政策的影响下,年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呈现出与以往数年不一样的景象。
IPO融资大年
IPO发审常态化是贯穿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词,在发审提速的大背景下,IPO这一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贡献了超过亿的融资额。
姜洋在出席论坛时也表示:“今年前11个月,共核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家,IPO家数和融资规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IPO审核周期大幅缩短,IPO堰塞湖得以有效缓解。”
而根据东方财富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年内共有家公司完成IPO,募集资金的规模达到了亿,相比去年全年增加33%。
“对资本市场来说,IPO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融资工具,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IPO融资规模在资本市场所有融资渠道中并不大,因此今年融资规模突破亿意义重大。近五年时间里,出现过2次IPO发审暂停,暂停空档期长达近2年时间,今年超过亿的融资规模从侧面也证明了年IPO市场是稳定的。”一位中信证券投行部人士指出。
记者也统计了年IPO单月融资规模,每月融资额均稳定在亿-亿之间。
“年中二级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调整过IPO发行节奏,单月融资额有时较低,但总体来说较为平稳。今年IPO发审常态化一改之前监管层受制于股指及舆论的压力,保持了较为完整的IPO融资通道,实属难得。”前述中信证券人士认为。
事实上,无论是完成IPO的企业数量还是融资规模,年都是近5年以来的高峰。作为对比、、三年完成IPO企业的数量分别为家、家、家,募资规模分别为亿、亿、亿。
目前来看,在证监会IPO审核监管思路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年或能继续保持较高的规模。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在审企业名单,目前共受理首发企业家,其中,已过会30家,未过会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家,中止审查企业65家。
再融资大幅下滑
作为资本市场另一项重要股权融资渠道的再融资,其融资规模却在年出现了大幅下滑。
IPO和再融资体现了年证监会监管思路的AB面,在调整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证监会持续支持IPO发审常态化,另一方面要遏制再融资套利。
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同时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二者双管齐下,直指近几年再融资过度引发的套利和乱象。
相应地,再融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对比,年1月再融资市场仍完成了超过0亿的融资,但随后数月单月再融资规模再没有出现超过0亿的情形。
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共有家企业完成再融资,融资规模共计亿元,融资规模相比年全年缩减了亿,缩减幅度高达34%。与此同时,再融资企业的数量也下滑明显,缩减数量约在家左右。
“短时间内再融资市场很难再恢复到去年和前年的热度。在监管层思路不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年再融资规模仍将继续下降。”一位九泰基金的人士12月13日对记者表示。
再融资规模的下滑也影响了股权融资整体市场的规模,但证监会也在引导资金通过其他渠道如优先股、可转债等产品继续进入市场,从而优化融资结构。
除A股再融资外,新三板再融资市场在近几年逐渐壮大成为股权融资的另一重要市场。目前新三板市场由于尚未引入公开发行机制,因此绝大多数融资依托于再融资这一渠道。
新三板再融资市场在年维持了0亿的规模。根据记者统计显示,截至12月13日,新三板市场共完成次定增,融资规模达到了亿。根据目前的数据推算,年新三板市场定增融资规模将大概率突破1亿元。
“对于新三板市场来说,年流动性、市场指数以及政策供给等多方面均跌入谷底,再融资能够继续维持0亿规模实属不易。”一位华南地区新三板业务部门负责人12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