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终于来了,所谓注册制,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注册制的核心是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误导、虚假或者遗漏,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年11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年8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注册制将极大的简化证券发行人上市流程,监管机构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只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上市公司的价值让市场自行判断。因而,上市公司数量确实可以快速增加。全面注册制下,是否将进一步分流市场资金,带来新股大扩容?IPO数量是否会暴增?
数据显示,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由余家快速增加至多家。年A股IPO融资规模达到亿元、年IPO融资规模达到亿元、年IPO融资规模达到亿元。可见,注册制试点不仅带来了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融资规模也在快速增加。
全面注册制下,A股IPO的审核效率也将会更快,截止到年末,主板IPO从受理到注册成功的平均天数为天,科创板平均天数为天,北交所平均天数为天。创业板实施注册制试点以来的年和年,IPO平均发行数量为家,年则只有52家。
IPO数量快速增加,也要求必须加大退市力度,数据显示,A股至今退市上市公司只有余家。显然,全面注册制后,A股退市机制也必须更加的顺畅。短期来看,证监会也要考虑市场承受力,合理控制IPO注册数量,因此全面注册制下,IPO数量暴增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令投资者感到遗憾的是,T+0交易规则并未实施,T+1交易规则一直备受诟病,被投资者戏称为机构收购韭菜的利器,但不管如何改革,10人炒股,一赚九亏的现象很难改变,全面注册制下,散户赚钱也将更难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