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策略会孙建波上车还是下车五月行情如何

白癜风食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5608303525990815&wfr=spider&for=pc

来源:金融界网站

5月5日上午10:00,中阅资本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大咖策略会第三季,此次访谈特邀昆仑资管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玮作为嘉宾主持!

嘉宾简介:孙建波,中阅资本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首都量化金融中心理事长,家族财富管理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客座教授、证券期货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讲座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曾担任广发基金研究员、投资决策委员会策略小组成员,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师、新三板做市审核委员、投资组合负责人。

家族财富管理和产业投资专家,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与公司金融、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等交叉领域的研究,曾担任中国城市报城市规划产业咨询专家。早年从事房地产全程策划,住房保障方案获建设部奖项。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等科研项目。

张玮: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昆仑资管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玮,欢迎中阅资本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大咖策略会第三季,说好了赶紧上车的,四月却遭遇调整,您认为五月是该上车还是下车?

孙建波:我们年底在《经济涅槃与财富重构》的年度策略报告中,展望了年的行情。我们认为,年是先涨再筑底回升。这就意味着一季度表现强劲,但并不意味着趋势可以简单延续。

单纯从技术层面的历史经验来看,历史上,季线五连阴出现过两次,之后一个季度均有正收益。季度三连阴出现过五次,之后四个季度综合收益率几乎为0。这代表了两个意思:一是一季度是个赚钱的季度,二是全年的涨幅基本为0,意味着后面三个季度要回吐掉第一个季度的收益。

年是政策向上、业绩见底却又分化的交织过程。因此,在操作上要冲浪策密集释放期,躲开业绩密集披露期。4月份是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的时候,这就是4月份表现较差的原因。从市场的走势来看,应该说也验证了我们去年底和今年初的判断。

4月12日,在我们写给客户的投资形势分析中,明确表达了我们对一季度之后行情的担忧。指出:今年指数性的机会已经结束,后面很难有整体性的行情,但结构性的机会和长期建仓机会却是层出不穷。

后续一段时间,我们看好5G发牌带来的相关投资机会,科创板落地带来的券商和创投类的机会,非洲猪瘟扩散带来的生猪养殖类的机会。

张玮:农业农村部说生猪价格要涨,而中证报头版文章说要提防黑天鹅,猪周期会不会有黑天鹅?

孙建波:中证报的文章所说的黑天鹅,只是代表了记者自己的一个担忧,也就是生猪存栏的大幅减少是不是确定性地带来猪肉价格的上涨。其中一个核心逻辑就是,该记者认为饲料价格上涨会对冲掉生猪价格上涨,养猪照样不赚钱。这个问题,很容易识破:生猪价格可以涨到翻倍,下面一年粮食价格会翻倍吗?粮食价格涨幅,一定是远远小于猪价涨幅的。

生猪的价格到底有没有黑天鹅?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结论就是:猪肉价格一定会大幅上涨,且有极大概率突破历史新高,而且从下半年开始会维持5-10年的价格高位(历史上一般只有一两年,但本轮非洲猪瘟将改写价格波动曲线)。

上一轮猪周期高位出现在年,当时猪肉价格达到20元/公斤,但也只是短暂触及,之后很快回落。但即使这样,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都有三倍左右的涨幅,不少企业头均市值最高触及一万元,牧原甚至一度达到一万四千元的头均市值。

这次非洲猪瘟加速了产能的去化,而且可预见的三五年内很难消灭非洲猪瘟,毕竟全球90多年来也没招。这就意味着,散户必然加速出栏屠宰,造成短期猪肉价格下降(尤其是两广地区大规模出栏,以及冻肉去库存)。但上市公司先天的优势,使得他们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比散户具有较大优势:散户的猪加速去化后,并没有补栏的动力和能力,复养成功率极低,加上非洲猪瘟将长期存在,因此猪肉在未来长期维持高价格。农业部官员表态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同比上涨70%是更合理且更接近事实的说法。

另外,猪周期如果说可能遭遇“黑天鹅”,可能有两点担忧:一是疫苗很快出来,二是加大进口国外猪肉尤其是美国猪肉。

关于疫苗,我们觉得两年内研制出可靠疫苗的概率几乎为零。非洲猪瘟是一个百年历史的病毒,国外至今没有研制成功有效疫苗,而我国从接触非洲猪瘟到现在也不到一年时间,目前也只进展到了刚能分离出毒株的程度,距离成品差异太大。目前灭活的疫苗对于非洲猪瘟没有效果,而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量产都是问题。即便推出,不仅会直接造成20-30%的猪感染非洲猪瘟,且后续存在毒力返强的问题,在没有经历若干年的可靠性试验之前,基本没有概率能迅速做出可靠疫苗。

而进口猪肉的问题,首先,中国每年生猪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而最大的国外产地也就是美国,生猪一年出栏量只有1-1.2亿头,这其中只有20%左右可供出口。虽然中美未来达成贸易协定之后可能会增加美国猪肉的进口量,但国内目前去产能幅度高达30%甚至更高,2亿头的缺口完全不可能被进口猪肉所弥补,而且美国即使从现在开始立即考虑扩产的问题,也至少需要18-24个月才能形成有效供应。另外还有个问题,美国猪打瘦肉精是合法的,出口也是以冻猪肉白条的形式,而中国百姓更接受热鲜肉,所以口感上很难立即接受美国冻猪肉。因此,完全不用担心美国进口猪肉会逆转目前国内的猪周期。

张玮:您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化工产业格局?

孙建波:从欧美的情况来看,化工产业的“制造端”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且很多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产业集中度高,单体规模大,也意味着在环保和安全角度的要求非常高。有化工专家认为,未来在环保和安全生产两个角度的成本,将会把小型生产商挤出市场。

从化工产业的股票投资来看,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