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完善定价机制科创板发行市场化水平提升

开市两年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一系列关键制度创新在“试验田”中接受检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科创板在上市标准、准入门槛、询价方式、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和探索,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体系和市场化的发行承销制度,弥补了现阶段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对成长性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制度的空缺。未来,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

四方面提升发行市场化水平

专家认为,开市两年来,科创板新股发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市场化询价机制日臻成熟,发行配售范围逐步扩大,板块包容度不断提升,审核效率不断提高四个方面。

首先,科创板采取了市场化询价的方式发行及定价,向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迈出了坚定的一步。“科创板新股发行定价呈现市场化特征,基本实现‘一企一价’。过往A股新股市场‘一刀切’的定价市盈率管制情况不再出现,机构结合拟上市公司基本面、可比上市公司情况以及行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给予个性化估值。”浙商证券总裁王青山表示。

其次,配售制度方面也实现了市场化突破,扩大了发行配售的范围。“科创板明确了战略投资者的标准,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发行上市阶段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引入限制,为企业注入长期资本和战略资金打开了窗口,目前已有近30家企业完成了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同时,科创板允许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有利于科创企业健康发展。”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投行委主任刘乃生指出。

再次,从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的角度出发,当前A股市场具备更开放更包容的接纳基础,可进一步开放和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A股市场成立30余年来,机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但与境外市场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占比仍偏少。近年来,海外投资机构对中国科技企业快速发展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