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独角兽”,证监会深夜连发9项文件,连怎么发行怎么交易都说清楚了。
6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同时证监会还修改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首发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创业板首发办法》)。
证监会一同发布的还有《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工作实施办法》、《中国证监会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3号——试点红筹企业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指引》、《试点红筹企业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申请文件》《保荐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尽职调查工作实施规定》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2号——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特别规定(试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来看,《管理办法》明确了存托凭证的法律适用和基本监管原则,对存托凭证的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等作出了具体安排。
修改后的《首发办法》和《创业板首发办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创新试点企业不再适用有关盈利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发行条件。
证监会表示,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创新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同时,为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设定了严格的试点企业选取标准和选取机制。
接下来,市场上拟参与试点的创新企业,经具有经验的保荐机构本着勤勉尽责的原则,全面、审慎核查后,认为完全符合试点标准、发行条件和各项信息披露要求的,可以向证监会提出纳入试点和公开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申请。
另外,证监会表态将严格掌握试点企业家数和筹资数量,合理安排发行时机和发行节奏。
同时,证监会要求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根据企业各自情况,科学设计发行方案,对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专业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审慎报价。希望市场各方理性投资,不要跟风炒作,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机构观点
就创新试点企业的发行上市方式,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符合试点条件的红筹企业,可以优先选择通过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在境内上市融资;符合股票发行条件的,也可以选择发行股票。符合试点条件的境内企业,可以直接在境内市场IPO。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认为,CDR是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一个非常便利的方式。
运用CDR模式耗时短,不必拆除VIE结构(协议控制),公司直接以现有主体发行CDR即可。
同时,如果企业已经在海外上市,其信息披露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完整,与A股市场之间的切换也更加便捷。此外,采用CDR方式也可绕过IPO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硬性要求。
另一方面,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及其中小盘团队分析指出,CDR发行有两大规范要点:
一是以新增基础证券发行存托凭证的承销机构必须是证券公司; 二是与ADR(美国存托凭证)以商业银行作为存托机构不同,《管理办法》提出三类机构可以担任CDR的存托机构并提供存托职能,这其中包括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等。
同样,存托凭证上市交易也存有三个规范要点:
首先,CDR可以按相关规定采取做市商交易; 其次,存托凭证发行公司的重要股东可以对其境内持有的存托凭证进行减持,但须遵守相关规定; 第三,发行公司不能通过发行存托凭证在境内重组上市。
此外,有券商分析指出,《管理办法》存在公募基金可以投资CDR等亮点。
基金合同明确约定基金可投资境内上市交易股票的,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投资存托凭证;若没有明确约定,则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7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称,在市场“炒新”氛围较浓的当下,不少人士担心,创新企业IPO或CDR试点可能会遭遇爆炒。
另外,该报还刊登评论文章称:
创新企业IPO或CDR试点主要面临两大误读。 一是从市场“抽血”。对此,监管部门早已明确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试点将严格按标准和程序甄选企业,把握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合理安排发行时机与发行节奏; 二是挤占其他中小创新企业上市机会。 对此,必须明确的是,对没有纳入试点的企业来说,正常的IPO渠道是畅通的。从目前一些迹象看,对创新企业IPO或CDR试点的一些认识误区亟待厘清,以免新事物被“捧杀”。 首先,试点企业是少数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总体上门槛也高于所谓“独角兽”企业标准; 其次,误以为试点企业就是政府信用的背书。无论是过往的IPO发审还是如今的试点,监管部门不会对企业的质量、投资价值、投资者收益等做出判断; 再者,近期香港市场出现一些所谓“独角兽”企业破发的现象就值得反思,投资者不要抱着“炒新”心态盲目跟风炒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证监会有关人士强调,对于可能出现的过度炒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交易所将继续强化交易一线监管,加强盘中实时监控,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