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市四轮违约潮的影响分析证券市场周刊

年非金融企业有7.62万亿元债券到期,为历史第三高,以及给企业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最晚在年6月末结束,届时企业庞大的债务集中到期,如果债务接续的资金链断裂,不仅引发债券违约的问题,贷款质量也将出现十分不利的变化。

本刊特约作者郑葵方/文

自年3月“11超日债”成为中国首单违约债券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先后经历了四轮违约潮(图1)。

违约潮的特征变化

中国四轮债券违约潮的特征变化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违约潮同期均为央行货币政策由松转紧之后,且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到期量较前期明显上台阶。由于前期货币宽松,企业因资金成本降低而过度借债加杠杆,在货币政策收紧时期,企业债务接续难度上升,融资环境恶化,加之债券大量到期,导致违约事件频发。

二是违约企业数量以民企居多,国企虽然违约数量不多,但单个国企的违约债券规模大,四轮违约潮中有两轮规模超过民企。其中,本轮国企违约规模为.1亿元,已超过民企规模.7亿元。

三是信用违约风险逐渐从AA级及以下企业(第一轮)向AA+级企业(第二轮),再向AAA级企业(第三轮和本轮)蔓延。本轮违约潮中,AAA级企业的违约规模占比已接近50%。

四是违约涉及的主要行业从周期性产能过剩的行业向房地产、消费、金融等多行业全面扩散。

违约潮的影响分析

一是未改变债市基准利率的当期趋势。

作为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国债和国开债5年期收益率走势未直接因信用违约潮的影响而改变当期趋势,主要是受央行货币政策的指引。鉴于货币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能体现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通过观察发现,在违约潮中,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的走势与7天回购利率走向基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意味着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走向主要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引导。

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未完全受违约潮的影响,也不能完全解决违约的问题。在第一轮和第三轮违约潮中,央行货币政策在初期就转为宽松,但后期的违约企业数量或违约债券规模仍出现大幅反弹,说明企业违约不完全是因为融资环境,而是因为企业债台高筑、经营不善、连连亏损而失去了自我造血能力。在第二轮和第四轮违约潮,央行货币政策相对趋紧,未因违约增加而改变去杠杆的方向,只在经济增长明显走弱时才改变政策方向。

二是AAA级信用利差走势与货币政策高度相关,等级利差先升后降。

违约潮中,AAA级信用债相对国开债的信用利差走势基本跟随利率债,与货币政策高度相关。在货币宽松期,AAA级信用利差明显收窄,主要因资金充裕,市场缺资产,会增加信用债的配置力度,以提高资产收益率,从而使信用债收益率的降幅大于利率债。反之,在货币紧缩期,信用利差明显拓宽。

等级利差呈先拓宽后收窄态势。除了本轮违约潮尚在进行过程中,前三轮违约潮的初期,由于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而抛售低评级的信用债,推动等级利差大幅拓宽。在违约潮中后期,投资者逐渐消化违约冲击,情绪趋于缓和,对低等级信用债的需求有所恢复,等级利差收窄。

三是短期影响企业债券融资,对社融影响不大。

信用债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明显冲击。违约潮中,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对信用债投资更趋谨慎,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加之信用债发行利率大幅波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取消债券发行或遭遇发行失败,信用债一级市场的融资功能明显弱化。

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短期受违约潮的影响,但长期走势与货币政策周期有关。第一轮和第三轮违约潮均处于在货币政策宽松期,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债券的净融资规模在违约潮出现后,经历了短期下降后又恢复上涨态势。第二轮和本轮违约潮处于货币政策趋紧期,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都有所减少。由于信用债融资在社融中占比(1.5%-23%)较低,新增社融规模主要取决于人民币贷款的增幅(占比51%-74%),因此,债券信用违约潮对社融的影响并不显著。

后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366.html